——文:陶,原微信开放平台技术总监编辑:小偷
“好物圈”是微信近两年推出的最让人惊喜的功能。
不用加微信好友也能交流,形成各种兴趣圈,不像群那样骚扰,既减轻了社交压力,买微信实名号又能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分享交流。
“好无全”目前在微信上使用邀请机制打开。对于不知道“好无拳”是什么的人,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好无拳的基本形式。
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生态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之际,“好物圈”的出现有两个关键点值得关注:
1. “好物圈”会重新分配微信生态的内部流量吗?2. 好物圈能从头条、微博、淘宝等外部竞争对手那里抢到流量吗?
微信是一种生活
生活是由人与人、人与物、人与服务之间的关系组成的。
通过提供即时通讯功能,微信可以让人们相互加好友,相互联系。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功能,形成更广泛的联系。
朋友圈是熟人关系,加了好友才能查看。
组是一般熟人关系。群内的人不需要互相加好友,以群主为节点来连接关系。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最复杂的。除了微信通讯录之外,不仅有亲戚朋友形成的亲密关系,还有各种被营销拉进群里的不相干的关系。
公众号是陌生人之间的一对多关注者关系。这个“一个”可以是个人、团体、公司或政府机构。关注者多为普通微信用户,公众号经营者互不相识。
小程序类似于插件。以开放的方式,开发者可以通过插件向微信用户提供服务。由于缺乏提醒功能,仍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。“乘车码”、“广东省事”等,都有很好的服务,形成普通微信用户与服务的关系。
以上形式构成了当前微信的核心连接关系,这些连接也构成了微信用户虚实结合的移动互联网生活。
从这些模式可以看出,微信连线的关系缺乏大规模的陌生人之间基于兴趣的关系。
在PC时代,陌生人之间基于兴趣的联系曾经与BBS、论坛、聊天室、百度贴吧、豆瓣群等形成了丰富的互联网生态系统。
好东西的圈子会形成什么样的联系?
一个好东西圈可以和陌生人形成多对多的关系,每个圈子都是一个小生态。
“圈主”创建和管理圈子,无需添加微信好友,志趣相投的人可以一起在圈子里查看、发帖、评论、回复、交流。
有朋友说,这跟微博很像,不用加微信好友也能关注。有朋友说,这和贴吧很像,任何话题都可以围成一个圈。有朋友表示,这和豆瓣群很像,可以让志趣相投的朋友分享交流。有朋友说,这和之前的邮箱广播很像。
微博和豆瓣群里很多人都知道,知道邮箱广播的人并不多。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。以张小龙为首的团队,也被称为光研邮件团队。“广播”是邮箱阅读空间的产品功能。
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好物圈的功能:
1. 条目
1)搜索
昊武圈的入口有点深,隐藏在搜索之中,但只要有固定的入口,就有机会形成使用习惯。现在微信上有很多新闻提醒,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毫无压力地分享和交流。,也是一件好事。
2)小程序
好物权的内容以小程序的形式分享,您可以通过小程序“好物权”访问。小程序的所有入口都可以成为“好物圈”的入口。
2. 功能
1)发帖
就像在朋友圈发内容一样,可以是图片、视频、文字,还可以选择“圈主”设置的主题。
2)评论回复
和朋友圈里的评论类似,但彼此之间不做朋友,所有加入圈子的人都可以自由交流。
3)精选
精选是“圈主”和授权“管理员”独有的功能,可以提升圈内发表的帖子,精炼后的帖子可以出现在精选作品中,可以永久可见,无需高亮的帖子才可见三天。
通过选定的功能,可以突出圈子的主题和氛围。
4)提醒
好物权的提醒功能在微信中是弱提醒,不骚扰。只有进入好物权的页面才会有相关信息提示。
主要提醒包括帖子更新、有人在您的帖子上“种草”、评论、回复等。
喜欢不打短信、不骚扰的提醒,进入后的提醒功能,可以集中处理,提高效率。
5)朋友看好
朋友的这个功能是看好的,类似于建立一个“好东西朋友圈”,根据朋友关系开辟不同的圈子。如果在圈子里看到喜欢的内容,可以通过“种草”功能分享到“朋友看好”模块。
6)分享
好物泉的分享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以小程序的形式分享给朋友和群,另一种是生成图片分享。
7)小程序在好物圈分享
其他小程序的内容可以通过界面分享到好物圈,以“QQ音乐”为例:
“你喜欢”、“微店”等电商小程序中的同类产品也可以在好物圈分享。
8)设置
圈子可以设置各种话题,以及是否被搜索、加入时是否需要验证、黑名单等。
如果设置为加入时需要验证,可以做成一个封闭的圈子,只有经过“圈主”验证的人才能加入。买微信实名号被列入黑名单的人、帖子和相关评论将被系统自动清除。
“好物圈”会重新分配微信生态的内部流量吗?
如前面提到的:
微信连接的关系缺乏与陌生人的大规模基于兴趣的关系链接。
在PC时代,陌生人之间基于兴趣的联系曾经与微信实名号购买、BBS、论坛、聊天室、百度贴吧、豆瓣群等形成了丰富的互联网生态系统。
1. 对时刻的影响
微信成为全民应用后,添加微信好友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。生活、兴趣、工作、微商等信息微信流量,尽在朋友圈。随着朋友的增多,朋友圈的质量不断下降。
长得好看,虽然有点分流了,但作为微信最大的流量入口,还是解决不了朋友圈内容繁杂的问题。
好物圈的出现,相当于无数个基于兴趣的陌生人圈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兴趣的短期陌生人关系,比如参加户外活动、看书、分享。会议、行业论坛等
对此,好物圈可以减轻朋友圈的负担。同时出现了一些带有商业性质的圈子,可以引流朋友圈中的一些微商内容。
2. 对组的影响
群是聊天室的延伸,但是群的内容很难沉淀,群消息太多也难以忍受骚扰。如果群可以添加圈子入口,群主可以设置,那么社区可以引导用户向圈子发送非实时通讯。一方面可以起到沉淀有价值内容的作用,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太多实时消息对群的骚扰。圈子也能起到冲破500人团的作用。限制,允许不同群体的人通过圈子进行交流。
3. 对公众号的影响
在微信生态中,我觉得公众号是受圈子影响最大的。随着抖音、买微信实名号、快手、VUE等更多形式的视频内容的出现,公众号的阅读率持续下降。
好物圈可以形成UGC的生态,更大程度地赋予用户话语权,赋予人们更多的参与感。
一些用户兴趣集中的公众号可以使用圈子让用户参与互动,增强用户粘性,但这会增加额外的操作难度。
如果好东西的圈子能建立起来,那些缺乏圈子运营能力的公众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4. 对小程序的影响
小程序有能力在好东西的圈子里分享,这对小程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处。
在PC时代,不同的网站可以共享链接,形成开放的互联网,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不同APP之间已经形成孤岛,超级APP控制了大部分互联网流量,更多的是进一步形成信息茧房。
小程序的出现让开发者可以参与到微信生态的共建中,但小程序之间的内容交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。
PC时代,谷歌、百度等搜索引擎扮演着入口的角色,各个网站通过链接相互连接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,各类APP成为信息孤岛,搜索引擎作为入口的作用大打折扣。
今日头条采用集中式智能推荐的方式分发信息。
微信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,将信息分发的权限开放给用户,朋友圈成了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中心,但这也让朋友圈不堪重负。还是很难回到入口,减轻朋友圈的负担。
也正因如此,小程序不能直接在朋友圈分享,而是通过消息传播,容易对用户造成骚扰。
好物圈的出现,相当于微信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去中心化分发中心。
好物圈最初的设计叫“朋友圈”,是为了分享小程序中购买的商品,但因为内容单一,一直不温不火。
现在这个模块还存在于好东西的圈子里。
翻新的好圈子,微信推荐小程序产品,发帖时可以通过搜索相关产品嵌入到帖子中,对推广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生态电商大有裨益。小程序开发者还可以通过产品功能设计,引导用户在好物圈分享内容。
这样的产品形态更符合内容+消费的商业模式,今日头条、抖音的信息流广告也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威力。
好物圈能从今日头条、微博、淘宝等外部竞争对手那里抢走流量吗?
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,互联网产品微信流量,说到底,竞争的是用户时间。
好无泉还在加速迭代中。这无疑是微信的下一个关键功能。国庆期间,微信同事加班加点,不断丰富和完善好武拳的功能。这是微信上第一次断交。陌生人关系的产品功能。
好物圈的产品形态非常自由,充满了可能性:
1)构建类似微博、抖音的网红粉丝圈;
2)在豆瓣集团和百度贴吧中构建相似的兴趣、区域、产业圈;
3)以公司内部组织、亲友为基础,微信实名号购买构建一个封闭的圈子;
4)构建基于品牌和用户-客户关系维护的售前售后服务圈;
...
如果以后加入加圈费的功能,将会是一个更强大的知识付费圈。
内容+消费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商业模式。好物圈可以将产品无缝嵌入微信生态,极大地丰富了微信生态商业化的可能性。(结束)
你认为“好物圈”能从今日头条、微博、淘宝等外部竞争对手那里抢走流量吗?
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。
喜欢就表达吧!